0412罗映球艺术研究
 罗映球简介  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  罗映球中国美术馆在线展览  30-40年代木刻作品  50-60年代木刻作品  70-80年代木刻作品  90年代后木刻作品  国画和书法  视频新闻 
学术研究报告
 学术研究报告 
学术研究报告
您的位置: 首页>学术研究报告>正文
从革命的呐喊到诗意的情怀
 

——罗映球20世纪50、60年代版画创作的风格转型

    一个成功的艺术家,艺术创作风格不应该是固守自封、一成不变的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、人的成长历练、艺术家对创作的不断探索、体验、发现以及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,他们在创作中会作出不断的思考、调整,从而产生风格上的改变。美术史上这样的例子不乏存在:像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先驱李桦、古元、胡一川、黄新波……,他们都不拘泥于某种创作图式、题材或风格,而是进行不断的尝试、探索。而这,恰恰是他们艺术创作的生命力所在——尝试和创新。
    广东兴宁籍版画家罗映球也属于这一类艺术家,他的艺术创作之路长达70年,从1936年在《大公报》发表木刻版画作品《骨肉流离道路中》到2006年去世前的2个月,一直都在创作状态当中。他的艺术创作手法、表现形式、题材,也不断地进行着调整:从早期黑白木刻着重于刀的力度表现和用线的排列组合;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木刻刀工日渐成熟,并转向套色版画的探索研究;改革开放后又进行了大量的国画创作,并创立了“减版木刻”(遁刻法)的技法及将木刻与中国山水画大胆、成功地结合起来。罗映球的儿子罗秋帆曾将其父的艺术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: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美术阶段,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的社会美术阶段;文革结束、迎来改革开放后的艺术本质思考阶段 。
    本文着意于其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社会美术阶段的艺术创作。
    笔者认为,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,罗映球的版画创作进入了其艺术人生的一个高峰期,不但数量上达到高峰,在创作的成熟度及质量方面也达到了高峰。这一时期,他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生活气息、意气风发或诗情画意的作品,这些作品明显从之前的风格单一、简洁、硬朗转变成丰富、细腻、柔和,有些甚至极富浪漫色彩。
    首先,值得一提的是:这一时期,他作品中的用刀、用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。相对于解放前的那些黑白木刻作品:如1936年的《骨肉流离道路中》、1938年的《作坊》、1939年的《抢修敌机炸毁的桥梁》、1942年的《支前模范》等,这一时期,他的作品曲线的运用增多,点、线、面的运用加强,作品的整体调子变得轻松、和谐。我们不妨看看,同是黑白木刻作品,1951年的《稍歇》、1952年的《农忙时节》、1956年的《拾肥》、1957年的《待归》等,却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效果。这,无疑是他多年探索发现的成果。
    这一时期,他的作品还明显从单一的黑白版画创作转向黑白木刻创作的同时,兼顾套色版画的探索研究。套色版画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已被一些画家尝试,但主要普及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。新中国成立后,尽管有一少部分画家依然坚守着黑白木刻版画的营地,并钟情于一生;但更多的版画家却步入了套色版画研究的圈子,罗映球就是其中一员。套色版画因为涉及到多版印刷,所以相对复杂,但罗映球这一时期却以高度的创作热情创作了大量色彩活泼、线条圆润、刻画细腻的套色版画,如1953年的《霍山风光》、1953年的《新耕地》、1956年的《朝阳桥下》、1960年的《今年更好》、1961年的《肥猪生食》、1965年的《丰收的日子》等等。笔者发现,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,他的创作愈发具有抒情和浪漫的色彩。像50年代初的作品《课余牧歌》(1951年)、《让河水为食堂服务》(1952年)等,追求圆润的线条,轻松的调子,但显得有些拘谨。到了1956年创作的作品《归》,1959年创作的作品《昔日荒山》,已进入另一个阶段。其中,《归》描绘的是一个天朗气清的傍晚,牧牛者赶牛回家,以剪影的形式呈现,宁静致远,营造出“夕阳无限好”的格调,极能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。《归》曾被《美术》杂志执行主编、评论家尚辉誉为其最赞赏的作品。尚辉认为:“五六十年代我们研究套色版画中,可以看到罗映球的贡献,对这个时期由黑白木刻变成套色木刻的版画中,几乎忽略了对罗映球先生的评价。比如56年创作的《归》,表现这种田园木刻式的作品,这个套色木刻的艺术水准是非常成熟的,在某种意义上来讲,也是当时前卫探索艺术家。那么画面的这种干净、套色的简约,但简约之中又追求一种丰厚,尤其是《归》和《午归》,带有很浓郁的抒情色彩。” 其1959年创作的作品《昔日荒山》更是达到了一种极致,笔者认为,这件作品不拘泥于线和形的束缚,着色大胆,极富表现力,有印象派的影子和油画的味道,笔者不止一次地站到这画面前,并一次又一次地被其打动。诸如此类富有诗意色彩的作品还有1957年的《晚归》、1960年的《瓜棚》、1961年的《完工以后》、1961年的《唱支山歌过山岗》、1962年的《文峰秋色》等。
    这一时期,他作品的主题也从关注弱势群体,具有革命、批判色彩转向田园牧歌和百姓生活。如1953年的《挑肥》、1959年的《不误农时》、1960年的《新鸡场》、1962年的《边地鲜花组画之三》、1963年的《牛料充盈》……,都是一些令笔者百看不厌的作品,作品中的诗意情怀,让人流连忘返。
    整体而言,20世纪50、60年代,罗映球的版画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从版画《骨肉流离中》(1936年)到《课余牧歌》(1951年),再到《归》(1956年),然后到《昔日荒山》(1959年),他的艺术创作彻底地实现了从革命的呐喊向诗意情怀的转变,并在这转变中迈上了他人生艺术创作的一个巅峰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注释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罗秋帆编著,《雕刻人生 罗映球艺术精品选集(一)》,天马出版有限公司,第61页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尚辉,《他是新兴版画运动的先驱者,也是“第三艺术路径”的典型个案》,摘自《广东美术》,2013年8月28日,04版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岭南画院典藏研究部主任:慕容小红)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5.7

打印    收藏
上一条:硕果累累 刀笔生辉
下一条:青山秀水写肇庆 浓墨淡彩映夕阳
关闭窗口
 

罗映球艺术研究网    网址:http://lyq.zqu.edu.cn/